導讀:據相關數據顯示,2017年激光電視市場以200%的增速快速增長,尤其在80英寸以上市場,激光電視銷量占比達60%以上,前景可期。
電視大屏化是彩電行業的共識。中怡康的數據顯示,50吋以上的大屏幕液晶電視數量占比,2013年僅17%,到2017年預計達到41%,這說明了消費者對電視屏幕尺寸的需求越來越大,喜歡大尺寸屏幕所帶來的臨場感體驗。
為了更好的滿足消費者對大尺寸電視向往,今年越來越多的彩電廠商和新興互聯網IT企業都押寶100寸左右激光電視。據不完全統計,目前除了海信、長虹以外,小米、極米、看尚、微鯨、堅果、華錄、艾洛維等品牌也已加入激光電視陣營。不僅如此,索尼、明基、奧圖碼、愛普生等傳統投影品牌也在今年重點發力激光電視,欲從中分一杯羹。
在眾多彩電廠商和投影企業全力推動下,激光電視熱度空前。據相關數據顯示,2017年激光電視市場以200%的增速快速增長,尤其在80英寸以上市場,激光電視銷量占比達60%以上,前景可期。

行業人士分析認為,在整個彩電行業和投影行業都不夠景氣情況下,許多企業也意識到了這一點,紛紛通過技術升級提升產品價值,開辟彩電第二戰場,而這也為激光電視未來的發展帶來無限可能。
不過也有行業渠道人士也對當下激光電視的過度膨脹表示擔憂,這兩年來,一些帶有互聯網標簽企業不斷進入激光電視(投影)行業,帶來新的玩法、理念和模式,但同時也搞亂了投影行業一向注重品質和技術的“架構體係”。一些互聯網電視品牌為了能夠博得關注和拚銷量,甚至不惜惡意拚殺低價,並產品硬件參數和名稱叫法做一些“投機取巧”的把戲。
海信激光顯示公司總經理高玉嶺表示,激光電視作為新興成長產品,目前沒有產品定義,市場推廣不統一,市麵上也出現各種不同的亮度單位和亮度標示方法,讓消費者非常困惑。
1、產品類別名稱混亂:據了解目前圍繞激光光源+短焦鏡頭的投影產品這個品類叫法超過5種以上,包括激光電視、激光影院、無屏電視、激光超投電視、激光投影電視等,如此多的叫法反正一般老板姓肯定會“懵圈”。
2、性能指標描述不一致:“亮度”是決定激光電視畫麵效果的核心指標,市麵上也出現各種不同的亮度單位和亮度標示方法,意圖在“字麵”上贏眼球效應。目前對於激光電視亮度出現了屏幕亮度、光源亮度、觀影亮度等參數指標,這些所謂標示的“流明”並沒有統一的測試標準,完全是各企業自行測試的結果。
3、低價橫行:當下有些品牌為了“趁激光電視的熱”,並在價格上瘋狂拚低價,用微投芯片尺寸裝進主流投影的盒子裏,然後用激光光源和短焦鏡頭拚湊在一起,打出9999元低價,直接把激光電視拉到萬元的邊界。受此影響,極米、堅果、長虹等品牌都在雙十一圍繞激光電視進行“拚命搏殺式”價格戰,都紛紛打出萬元左右的低價激光電視,以便能夠希望拉動一下銷量。
有行業資深人士認為,對於處在萌芽發展階段的激光電視來說,過度的低價實際上對其未來健康發展極為不利。因為他們這一輪的降價是明顯低於BOM成本,這樣“自殺”式的價格戰,對於廠商自身和行業將是一種“災難”。
針對剛剛興起的激光電視“亂象橫生”市場秩序,海信作為激光電視領域的先行者和領導者,日前與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啟動了《激光電視機技術規範》製定儀式,將共同牽頭起草中國激光電視行業的第一個國家電子行業標準。《激光電視機技術規範》將對激光電視術語以及產品性能指標測試方法進行規範,明確提出“激光電視”是“應用激光投影顯示技術,配備專用投影幕,可接收廣播電視節目或互聯網電視節目的設備”,其“亮度”指標要像液晶電視國標那樣達到250尼特以上。
一台真正意義上激光電視,首先在外觀形態上要包含抗光幕布、超短焦鏡頭的機身以及高品質音箱配置,這樣才算是完整的“電視體驗”,這是與傳統投影機在產品形式上的差別。此外在內部形態上擁有智能電視一樣功能處理的芯片,能達到液晶電視的畫質處理技術。其次是亮度高、色域廣,內容應用豐富。
此外,海信在推動激光電視技術規劃標準的同時,將以開放的姿態歡迎更多廠商融入這場電視巨變的潮流,並願意為新進入者提供從技術的產業資源整合的全方位服務。希望和更多激光電視玩家一起恪守品質和標準,一起做大激光電視這塊“蛋糕”。
有行業人士表示,激光電視的未來發展之路前景可觀,未來1~2年激光電視還會呈現高速上漲態勢,預計到2020年,激光電視銷量23.2萬台,銷售額43.1億元,量額複合增長率分別是51%、27%。
不過海信方麵認為,激光電視如果要真正達到高速健康持續的發展,除了價格成本,還需要在技術、品質,操作應用等多個維度上齊步走,這樣才能真正推動激光電視的發展。
(责任编辑:娛樂)